每個人的時間價值不同,而時間帶給每件事物的價格也不同,對於節能這件事來講,如果一天的LOSS是10%,那麼一個月就是300%.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系統負載是1000冷凍噸,精確的平均系統效率是1KW/RT,效率比別人差10%,就變成1.1KW/RT,1KW/RT的系統乘以1000噸,所以一個小時耗電1000KW,系統效率1.1KW/RT,一個小時的耗電就是1100KW,所以一個小時多100KW的耗電,一度電以漲價後3.2元一度計算,一個小時就多320元,一個月720個小時,所以一個月的延遲要多花230400元.
今天工程界很喜歡玩所謂一噸多少錢或是一平方米多少錢的類比,但是卻沒有人在算一年要多少錢來運轉或是日後要花多少錢.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拿不到案子就是NOTHING,這是非常現實的事情,採購不太可能搞的清楚到底這些專業數據寫的是什麼東西,OK,主機都一樣,事實上不可能,然後泵浦都一樣,事實上也不可能,其他的都一樣,事實上還是不可能,請問揚程一樣嗎?流量平衡一樣嗎?控制方法一樣嗎?當然都不是,可是最後總要下一個決定,如果早點下決定,因而產生的時間成本所產生的報酬差多少?絕對不會只是價差而已,以前面的例子,早一個月下單去改善這個10%等於就多賺20幾萬.
前陣子我說去測了一台800RT的機器,一個月搞掉56十萬的電費,這中間的操作跟變數大概達10幾%的差異,也就是說只要能發現這個差異加以改善並證明,一個月的時間價值就是5萬,如果做一個動作跟調整或是小改善可以讓業主賺這筆錢,但是要花2萬元,請問值不值得?外行的一定說值得,因為還賺3萬,可是內行跟不相關的人一定說騙人,你怎麼知道可以省5萬,如果你騙我我幹嘛還要付你錢?
所以整個進行的程序是這樣,先叫廠商來看,然後回去寫評估報告,要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然後客戶抄表的運轉紀錄跟當初的設計資料付之厥如,然後資料不能提供,天氣資料沒有,分時的尖離峰歷史資料也沒有,請問這個報告怎麼寫?
好不容易弄了半天終於把資料弄出來了,三分憑經驗,三分憑直覺,三分靠關係,再一分靠運氣,三弄四弄終於弄出來了,老闆看了又問了一堆的問題,可能半年一年就過了,以上面那個案例,幾十萬已經沒了,人家規劃出來的東西,再進考場考試一下,就又幾萬又沒了,而時間是無法回頭的,多耗的時間都是靠錢堆出來的.
所以現在有一堆人想做節能,因為似乎不是紅海市場,包上節能應該可以賣貴一點,其實完全錯了,一個朋友賣一個算滿屌的東西,我曾經試算過用在某些特定用途幾乎有比現有系統有將近40%的節能空間,但是沒完全確定之前,講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要能證明才行.而證明這件事情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取樣時間太短,不知道整個系統怎麼變化,取樣時間太長,成本又太高,所以利用電腦來算,現在的電腦預測天氣準嗎?都是一些大型主機在算這些東西,外氣差一度
就差了一大截的耗電,大型電腦都算不準天氣會怎麼變?請問算節能的報告要怎麼算未來能省多少,誤差是很大的.
換個反面的角度看,證明這些變化的儀器自己裝要花1百萬,請我去測花個幾萬,把中間的變異性找出來,及早消除這些誤差,加以矯正,業主跟我都賺到了,而且不用花那麼多,但是幾個業主會這樣做.電多花的老闆又看不到,花錢馬上看的到,弄這個幹麼?
假設去幫客戶測了一個月我的時間成本前前後後算總共花了100個小時的總時間,一個小時售價500好了,比人家一天弄個保養就幾萬難賺太多了,然後問題點出來客戶去做操作方法的改變省了電又沒付錢,搞的這麼悲情真是何苦,我就不知道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想做,所以搭順風車者多,做功課者少也.
我常講一句話,現有大部分的空調系統最大的毛病就是設計過大,大才能安全平穩的交差,而用電最後一定是業主付,只要驗收完交了差,收了錢,包娶包生子哪有人在搞這個事,誰又會蹲在那邊去觀察系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然後看系統怎麼變化.有時候真的是調一調就可以省很大,但是商業機制這樣搞就完了,因為你辦法建立數據來證明是有效的,它需要時間來建立,但是有沒有效業主自己心理很清楚.沒效吐我口水好了,讓我不再妖言惑眾.好好回到正道.
時間軸的建立很重要,不能建立歷史紀錄來做比較或是不夠細的時間間隔對做節能都是不精確的,以耗電來講,15分鐘一筆的數據一天拉下來就是96個點,眼睛不好的人看的眼睛都會花了,一個月搞下來2880筆,只看到一條區區折折的電力線跟一大堆也是曲曲折折的類比值,光分析這些資料都累,有人說會不會測不準,當然有可能,因為在講這些話的同時,表示這些儀器製造商都是笨蛋跟豬頭,做出來的東西根本不準,不然就是去測的這個人是豬頭,儀器都設定錯了,所以出來就錯了,而兩者皆有可能.
.搞節能這件事有點像在買股票,進場時機選的好就會賺,但是要買的好持續賺卻有點難,因為互動的因素的太多了,怎麼說把一件單純技術的東西搞的卻像哲學和藝術,的確就是這樣,如果人家認為技術不對不會去做,所以是理念跟信任之爭,商業包裝只是外殼,而技術更是其次,技術是科學問題,用對儀器答案就對,理念,信任跟包裝就難了,沒看一堆食品,包裝一大包,結果倒出來沒幾片,道理是一樣的.
現在搜尋引擎太厲害,但是幾乎都是賣東西的,沒有講道理的,而節能這件事是要講道理不是賣東西,道理不通東西買了也沒用,講道理這件事本身就需要時間,道理通了來賣東西,時間自然給你最好的回饋,這樣的意境多美,境界多高.而賣完東西再來講道理,那樣就遜掉了.但市場上好像都是這樣,沒這樣搞很難生存.
這世界本來就不完美,人們眼中的黑暗大陸非洲國家其實資源非常的豐富,但是誰能知道20年後或50年後,他們會變怎樣,預測基本上都是不會準的,有單位專門用歷史資料在分析節能效益,然後據以行銷,其實都是不會準的,就跟預測天氣一樣,光這件事情就必須抱著非常敬畏的心態去做,不然看到測試數據真的是會嚇一大跳,怎麼設計值大那麼多?
老美很厲害的是可能生活太優閑,所以弄一個IPLV或NPLV的定義就訂成1%,42%,45%,12%,就我現場觀察到的還真都是這樣接近,時間短看不到,一個小機器人盡忠職守在那邊抓數據就真的是這樣,幾乎跟老美的定義一樣,真是讓我由衷的佩服,可見得機器的效率要看全面性,長期性,看一點都是不準的.
所以就算你要去調整系統,也要看長期性,所以監控系統是免不了的,這也是監控最大的貢獻所在,而這個常常是節能最貴的部分,不過如果真的SENSE夠,不裝當然可以,電費能有效降低才是最重要的,數據越細當然是越好,但是細到一個海量的資料那又變成大負擔了,就像前面講的,每次分析這些資料搞起來真的也是滿累的.
總之,時間絕對是節能這件事最重要的因素,報酬率,回收期,投資額都跟時間有很大的關係,一定要抓準時間這個因素,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把錢省回來,這樣的投資才會有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