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的性質的有以下幾個特性,分別為
1.乾球DB 2.濕球WB 3相對溼度RH 4濕度比例W 4比容V 5焓值H 6露點DP 7空氣密度d 8蒸氣壓vp 9絕對濕度AW .利用空氣線圖軟體,知道空氣任兩個參數,就可以得出其他的參數.
以大家最熟悉的氣象術語,溫度35度C,相對濕度70%來講, 其他的數據分別為濕球30.970度,濕度比例 0.02679 gram/kg,比容 0.914 cu meter/kg ,焓值 104.974kj/kg,露點 29.656度,密度 1.0932kg/cu meter,蒸氣壓 31.2235mmhg,絕對濕度 29.321gram/cu meter.
這些數據完全不用背,因為用APP輸入兩個參數就有了,這些東西為什麼重要呢?因為冷凍空調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將空氣處理到人們想要達到的目標,必如說無塵室的空氣要處理到22度C,50%的溼度,或是一般空調的空氣要處理到25度左右的溫度,還是IT機房,純粹是顯熱的要求,或是說要維持正壓的環境或是負壓的空氣環境,這些都跟空氣的性質有關.
舉例而言,假設今天有一個1000立方米的空間,要把裡面的溫溼度控制在25度C,相對溼度50%的目標,而原始的空氣條件最高是37度C,相對溼度90%,冬天的時候最低是5度C,相對溼度30%,換氣次數最少每小時10次,室內顯熱固定是100噸,基本上有這些數據就可以來設計一間無塵室或是特定功能的空間了.
因為只要利用空氣線圖的軟體,將想要的數據跟現況放上去,簡單幾個計算就可以把結果算出來,
但是為什麼平常大家都很少在用這種方法做事,基本上這就可以講到台灣的技職教育跟這個行業的特性,
第一真正學冷凍空調的人不見得畢業以後就從事這個行業,而且這個行業本來相關的科系就不多.,畢了業的人也很少從基層做起,有學歷的就到工程公司或大公司上班,所以跟基層有距離.這帶來的影響是設計面跟執行面有落差.會設計的不會執行,會執行的不會設計.
第二好的軟體都是要花錢買的,學校有沒有這些投資跟設備我不知道,而學生到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學歷跟考試還是真正學東西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很多技師級的人物是連冷凝器都不會洗的,即使他懂設計,但是設備要怎麼選,選哪家的也是問號?而理論跟實務差異是很大的.
第三這些軟體都是英文版,就算學校有了,英文不好,電腦不好,還是不會用,到業界以後,工作的公司有沒有又是另一回事,畢竟社會跟學校不一樣,老闆要不要買軟體來精進是一個問號,學校可能是一個人發一塊空氣線圖墊板就搞起來,或是真的就像我講的這樣,在學校是用墊板算,到業界還是用墊板算,說實在,就算有技師牌,算出來有比電腦準嗎?不要鬧了好不好,到小數點後三四位,請問沒工具軟體要怎麼算.?
簡單幾個理由,大家在講節能減碳,一堆都是在做一些似是而非的事情,沒從基本面下手,問題怎麼可能會解決,不然去看中央空調的領域裡面,為什麼問題會那麼多就知道這個基本的東西多少人不懂就清楚了.因為中央空調的運作正是各種基本功的整合運作,基本功run的不好,中央空調運作就不會順.所以就常常會有那種好好的換掉,不好的又不換,權力壓倒專業的事情是到處都是.
那麼這個軟體貴不貴?記得我當初買的時候好像是5,6百元美金,至於現在多少我不知道,買一套灌一灌,花點時間學一學,很快也變空調專家了,這個就是知識經濟的力量,用軟體去補足學歷教育的不足,網路上也有一些免費的軟體可以用,只是功能沒有專業版那麼齊全而已.
就像人會感覺熱或感覺冷,這個感覺有時候常常是很主觀的,但這才是人性,如果跟客戶說你想要做到幾度,相對溼度要多少才可以,大概會被人當做瘋子,就像一棟大樓中央空調裡面,有人一定會喊熱,也有人會喊冷,但是如果是每個地方都做到一定的溫度跟溼度,那就酷斃了.
很多人認為說,賺錢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是我認為把事情做對比賺錢更重要,而科技這方面可以幫上很多的忙,有時候的感慨就是說為什麼這些比較厲害的軟體都沒有國產的,都是老外寫的,或許這也是這一行要努力的方向,就像台灣人沒辦法去拍出像discovery或是動物星球頻道那種紀錄片一樣,好像做空調的都是一些土師父在搞,沒人在想說怎樣利用老外的東西來發揮.
或許台灣人就是這樣,除了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卻從來看不見自己的缺點,才會搞到碳排放在世界的排名上那麼高,然後政府跟民間的步調完全是不一樣的.只因為這塊的人才太少.而且競爭的條件也太惡劣了.這個可以從很多政府標案的規範裡面就可以知道根本很多就是不知所云,完全偏離設計目標的設計,只是為了方便某些人做事而已.
美國一個小孩10幾歲居然能做出核融合的反應爐,雖然說投入能源大於產出,但是這種小孩放在台灣應該是會一事無成,因為台灣在很多事情就是很奇怪,就我的想法,科技才是硬實力,空調也是一樣,它也是一門艱深的學問,包括了熱力學,電學,電腦科學,軟體應用,還有最重要的市場經濟.
今天不懂空氣線圖照樣可以標案子,反正不用計算價錢取勝,弄得不好日後才越有的撈,一切向錢看.就像說把系統設計的大一點,要達到要求絕對沒問題,只是多耗點電,而業主自己要買單意思一樣.
企業除了一定要盈利之外,很多地方也要考慮到社會責任跟道德責任,聽客戶指令辦事當然最簡單,不得罪客戶是基本要求,但是如果說客戶定一個採購規範說三個月就要去洗一次水塔,而不是定一個依據趨近溫度的高低來洗水塔,明明一個趨近溫度很好,但是他就是要洗,或是說送風機也沒髒,但是就沒事給要給他拆一拆弄一弄,這種工作當然可以賺錢,但做起來卻是滿沒有成就感的,因為等於無效保養,只是可以賺錢而已.
大自然有一個嚴格的自然規範,任何的食物都不會浪費,而人類的思維基本上以自私自利為依歸,老外會去研究這種基本的東西主要就是基於科學因素,偏偏這種東西不符合市場,假設今天我可以賣出100噸的冷氣工程,因為是業主講的,經過計算後只要60噸,我幹嘛要跟你講只要60噸,反正大一點以後系統部分效率不好,電費還是業主付,賣100噸的冷氣跟賣60噸,隨便想也知道賣60噸賺的比較少,而且我系統放大,萬一執行的不好日後才有補救空間,設計的剛好萬一天氣的變化不如預期,那不就掛了,做冷氣不夠冷要怎麼收錢,放大當然是預防風險最好的辦法.
所以重點就是要把事情做對就要有對的工具,軟硬體皆然,而這些就是要投資,不管是人才或是硬體皆然,所以繞來繞去還是回到公司的軍備競賽上,誰的武器越多,致勝的機會就越大.
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小往事,幾年之前,因為吃魚導致一跟小魚刺卡在喉嚨裡面,非常的不舒服,這樣子撐了1,2個月都沒辦法自然落下,直到受不了發炎了,去到一間我們這邊滿有名的耳鼻喉科看,結果醫生一開口就說可能要做一個小手術才能拿出來,因為他看不到那根刺到底在喉嚨哪裡,
然後就拿了一支一般的夾子,然後類似牙科醫療在用的那種燈具,叫我嘴巴張開在那邊弄啊弄,搞了快半個小時才好不容易看到刺在哪裡,然後憑醫生的手感把魚刺夾出來.
我在想,如果你願意投資,弄一台內視鏡是不是就很容易把這件事情做好,而不是用這種不對的工具在做這種需要精密度的事情,但是試問這種高精密度的設備有多少小醫院會有,後來又一次到另外一家,這家在地方附近也是生意很好,滿有名的地方診所,這次情形更絕,醫生看了一下就直接跟你講沒辦法處理,因為看不到魚刺卡在哪裡,但幸好幾天後這支魚刺自然落下,不然又要為了這種鳥事,上醫院去給人修理.
搞空調的雖然比不上做醫生所要的精密度,社會地位跟人們對從事這兩種行業的價值觀也差很多,但是空調的東西有很多也是需要精密度,只是說精密度不好的話可以多吃些電來補,不像醫生沒搞好會出人命,但是要精密度就是需要工具,而不是只靠經驗,空氣線圖軟體就是我們這行所需要的精密工具之一,其他的也還有很多配套的軟體需求,也都是要投資,所以開一個公司不是說有認識一些人,知道供應商及材料在哪裡,然後有業務能力就可以開始開張做生意,到了現場,一些數據沒搞好,做出來的整體品質就沒有.
當然空調的精密度不好可以多吃一些電來補,但是電是要錢的,而且要很多的錢,而錢要賺才能付電費,多付電錢就等於少賺,空調的精密度越差,要付的電費就越高,利潤也就越少,而如果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直多付電費難到心裏會不痛嗎?
空氣線圖這種東西在學校裏面可能要教一個學期,而要把這個東西搞懂確實是要花不少時間,但是拜電腦科技進步之賜,學會操作這個軟體大概空調的事情就已經解決一大部分,而所需的學習時間呢?認真學應該一個月就可以非常上手了.只是假設說沒有這個東西,用傳統的方式在搞,那麼沒有很會念書,數學也不錯,8,9成的從業人員應該都不會算,離開學校以後就要忙著賺錢,哪有辦法去弄這些理論計算的東西,所以現場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求有容易,求好卻很難.
當然,傳統的方法就是看學經歷跟證照,因為這種東西理論上是技師或是老師教授才會懂的東西,那像我們連乙級執照都考不到的人,講這種東西基本上沒人要相信你,但是其實我認為把一件事情做對主要看三件事,第一是理論基礎,THEORY第二是KNOW HOW,也就是執行的方法,第三是工具TOOL,跟學歷一點關係都沒有.倒是外語能力很重要,外語不行就掛了,因為這些軟體跟相關資料幾乎都是原文,外語不行這些理論,KNOW HOW跟工具都沒辦法派上用場.所以說雖然我認為學歷不重要,但是有沒有外語的能力倒是很基礎,東西都看不懂怎麼把事情做對?
或許弄出這些東西的老外會在那邊笑,的確,我門出口便宜的,附加價值低的商品給他們,他們都賣一些高價的,高利潤的商品給我們,軟體一組序號來就是上萬幾萬,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科技的競爭力本來就是這樣,台灣空調界的軟體人才根本就是0,請問台灣哪家公司有專門在做這個,一家都沒有,因為難度真的太高了.
要節能減碳不是喊喊口號就好,大自然的空氣條件完全不是我們可以掌控,只能靠這些精密的工具去盡量把事情做好,所以就是要投資,投資再投資,而老外就是這樣贏我們的,要靠勤能補拙不是不行,但是很拼,用刀的速度怎麼可能會比槍快,別鬧了.
現在ANDROID手機平台上面也有很多小的免費APP可以用,例如空氣線圖AIR LITE,算壓降的PRESSURE DROP CALCULATOR,PUMP CALK,冷媒壓力對照表KOOL APP,PMC GROUP,TRACT TREE等.有興趣可以去弄下來玩一玩,應該對工作都會很有幫助. 也可以提升很多效率,有興趣不妨試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