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這幾張相片是一台傳統橫流式水塔的示意,一般來講,平常可以洗到的地方就是保養蓋(圖三)拿起來看的到地方,因此,即使很認真的洗,很多地方洗不到.
圖一圖二是拆下散熱葉片後從下方看上去的圖,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的小洞,其實都塞到了.造成的結果就是灑水非常地不均勻,導致水沒辦法均勻地灑在每一片鰭片上,造成水塔效率嚴重的下降.
冷卻水塔效率看的是趨近溫度,出水溫度跟大氣濕球溫度越接近,代表冷卻水塔出水溫度越低,這樣子主機自然比較省電,冷卻水溫下降一度,主機大概可以省2~3%的電,如果溫度差個2,3度,主機省下的電就很可觀了.
隨便舉個例子,300噸的主機,額定210KW,跑9成負載每小時耗電算180KW,水溫降個3度,省電7.5%,一小時就13.5度,一個夏天下來,省個5,6萬有了,若是降個5度,整夏天差的電錢可能10萬都有了.
那原理跟症狀何在?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落水的小洞,大概6mm左右,以一台200噸的水塔來說,大概600個小洞,以這台來講,超過2/3被垢塞住了,所以之前的症狀是整個水會從上面溢出來,然後保養的人很天才,就用電鑽把洞鑽大,讓水能順利落下.
這個造成一個很糟糕的後果,洞被鑽大後水自然從大洞落下,這樣子水就從少數的洞落下,鰭片很多都沾不濕,大量的水從少數的鰭片流過,水的蒸發作用變得很差,水塔熱交換的能力大幅下降,主機的進水溫度就變得很高,主機效率因此變得很差.
解決方案就是在鰭片移除後,手工一個洞一個洞把它重新打穿,這個很容易理解,污垢總是塞在最細小的地方,原廠把洞設計的小,就是希望水能盡量撒遍整個鰭片,讓熱交換最佳化,可是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細小的地方逐漸阻塞,隨著阻塞的地方越來越多,灑水洞,鰭片陸續阻塞,散熱就越來越爛,耗電就越來越高.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開始使用起,可能半年,可能一年,或許2.3年,慢慢,慢慢的阻塞,然後冷卻水溫慢慢,慢慢地上昇,一點一滴咬掉你的錢.
人工清潔這些洞非常耗時耗工,一般的保養程序根本不含這個,大部分都是洗鰭片,重點都錯了,夾在鰭片中的沙子跟結垢是洗不到的,小洞也是洗不到的.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小洞重新暢通?拆鰭片打這些洞是一個方法,但是如果塔太大太高,施工是大工程,拆上蓋(落水蓋拆除)大概可以清80%,還是有地方弄不到,用酸洗把水塔隔離,用酸去溶解這些碳酸鈣結垢,但是會把熱浸鍍鋅的金屬咬壞,酸洗時間控制不好,一堆金屬件以後會生鏽.
因此我建議用奈米水寶石來除垢,每顆水寶石表面存在著5~6萬對的托瑪琳正負電極 將此陶球置於水中可永久持續不段釋放出微弱電流,對水產生微電解作用.
溫度和壓力變化及水流,摩擦的情況下(即使微小的變化)即能引起晶體之間的電勢,這靜電高達100萬電子伏特,從而發生綿延不絕的電解作用.進而產生水合氫離子(HYDRONIUM)-H3O+,進而將人工方法無法清除的碳酸鈣咬下來.就像圖四圖五顯示的那樣.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白話解釋為只要可以行走的道路,都不是永遠的道路,可以遵循的法則,都不是永遠的法則,以古鑑今,大家習慣SOP的搞法,某些方面是把自己的思想限制在一個很小的範圍,一旦加上時空跟人的因素,SOP根本就失效.
我舉個例,假設一個SOP說火災來必須往出口跑,看到火就跑,如果出口處夠大,幾個人跑沒問題,萬一太多人同時往一個地方跑,擠不過那個出口就全死了.所以規則因人,因時,因地,因生存而變才是正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近對這些東西真的越來越有興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