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簡單事情複雜化還是複雜事情簡單化

在各種不同的領域應用都會有不同的說法和慣例,也會有不同的風險.如何追求最佳化和最低風險一直是一種挑戰,最佳化不見得低風險,因為做有些東西本來就是一種風險,除非不做,不然風險無論何時都會在旁邊.

一個公司的管理並不容易,越大的公司傾向於制度,因為人一多沒有制度根本沒辦法管理,這就等於流程變長,而流程一定是用錢堆積的,換句話講,假設一個流程要跑個一二個月才能做,那麼就是一二個月的時間成本,時間成本有多貴?假設流程比別的公司多了好幾層,那麼這些時間成本就必須灌到售價上才能打平.所以說除了有關創新,研發型的公司,不然大公司不管誰經營,毛利都不可能太高,因為流程太長了.這個成本如果要轉嫁給廠商,那麼一樣還是會反映到廠商的報價上.

舉一個例子說明,一瓶機油大概幾百塊,如果自己會換,一次買個整箱來,自己保養一次應該1000以內,可是如果跑去原廠弄,裡面裝的還是一樣的油,可是掛的是原廠的mark,那麼同樣的油質最少貴個2倍,狠一點搞不好3倍,如果不肯束手就縛,那麼怕死的只要原廠講幾個幾句話,最後還是會乖乖掏錢.會這樣有幾個主要的因素,第一.沒有設備及場地.第二自己沒有那個技術.第三錢不是花自己的,所以不會痛.

聰明的人都知道機油不是汽車公司做而是石油公司,汽車公司不會去蓋廠煉油,那麼怎麼還有那麼多的所謂原廠油,很簡單,油公司接受汽車公司的委託,幫他們代工然後貼牌,那麼到了保養廠後就有所謂的原廠油了.售價呢?翻多少就看公司的定價策略了.只要客戶肯買單,相信這個mark,那麼一定是能賣多高就賣多高.

冷凍油呢?道理是一樣的,請問有哪一家主機廠商的冷凍油是自己做的,冷凍油的基本要求是黏度跟冷煤的相容性,這個有公開的標準可以查詢,可是客戶都會指定非得原廠油不可,之前上中油網站去看,幾乎各種冷煤相容的冷凍油都有,價格真的非常公道,可是有幾個客戶聰明到懂得買這種油來用,在一些公用設備的管理上,明明就知道這種油的邏輯,可是就是沒辦法聰明的去這種方法做事,道理在哪裡?上面三個理由選一個吧.冷煤呢?也是一樣的道理,哪有什麼原廠冷煤,就是那幾家大公司做的,只要是原裝筒,沒有開封的,品質應該都是符合規範的.換句話講,如果冷煤是R22,然後蠢到給他灌R134a下去,那是人的問題不是品質問題.

有些公開的標準書都是一些學術單位做的,學術單位就是把他做細做繁,去看一下ashare的標準就知道,基本上是global的東西,套用在自己的設備上去做行不行?答案是一定可以,但是成本會非常的高,而且有的基本上是沒必要的,因為他定的標準只是參考不是絕對,就像說假設北極也要用到冰機的話那就太扯了,那裡需要的是致熱而非制冷.針對溫帶跟熱帶的設備應該都要有一些特異化而非統一標準,不然一定會有水土不服的狀況發生.

所以說把事情變簡單或是變複雜取決於人的智慧跟決定,對公司的經營來講,簡化應該是王道,什麼都做除非規模很大,不然不見得會有競爭優勢,不管做老闆或做員工,要生存的好就應該常常思考事情的真相與本質,不要人云亦云,假設哪天必須自己下決定而不是聽命行事,那麼把事情做雜跟做簡可是攸關公司的生死存亡,錯誤的決定對公司可是會致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們會盡快跟你連絡